小区既是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又是城市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微观单元”,更是加强城市治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如何精准服务基层群众,让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得更实、更远?
开阳花园小区始建于2009年,共有22栋楼、1071户居民,属于老旧小区。老旧小区怎么改?怎么管?曾一度成为开阳花园小区的治理难题。

“我们紧紧围绕洛龙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本着‘树立网格正确治理导向,推动小区自治和谐共享’思路,探索实行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小区调委会+物业公司五级治理模式。”翠云路街道正大社区书记李焕云说,正大社区下设5个网格,开阳花园小区作为其中一个,依托这一机制,居民关心的大事小情得到妥善解决,网格服务也延伸到了“最后一米”。
“过去,小区污水横流、杂乱无章,原有物业公司不作为,居民怨声载道。”李焕云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2022年,小区业主委员会补选齐全,其中8名党员,3名业主,带头征求意见,大家商量着来。经过小区全体业主自主投票,引进了现在的物业公司。
“小区树木密度大、长势高,许多居民受其影响不见阳光,且春夏季病虫害严重。为此,我们花2万元购置了一台升降机,将所有树木修剪至4米以下。另外,着力改善绿化、整修道路、客服管家定期上门拜访,并对孤寡老人登记造册、提供暖心服务。”郑州荣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总经理明汉伟告诉记者,服务做到位了,居民认可度高了,现如今物业费缴纳率已从过去的30%升至82%。

社区治理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协同作战”,社区党组织不能仅唱“独角戏”,要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充分激发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今年70岁的小区居民侯贵明,为河南省邮电管理局退休职工,退休后仍发挥余热,担任小区业委会办公室主任,为小区治理乐此不疲。近年来,该小区发挥“五老”人员作用,推行小区老退休职工带头治理模式,树立榜样,义务为小区排忧解难,其中,党员人数超过了总体的一半。
聊起小区治理,侯贵明侃侃而谈,分享了许多难忘的事。其中,今年的1月24日,对他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缘由是该小区去年约有10万元的公共收益,“小年”当天以现金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全体业主。

侯贵明告诉记者,小区的公共收益主要来自电梯广告、停车管理费等收入。去年,小区公共收益达到10万元,小区业委会决定回馈业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广大业主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他说,今后每年的公共收益都将用来给居民分红。
此外,小区业委会还负责牵头推动了小区暖气“转改直”、地下管网维修、老旧电梯更新等工作。如今,小区环境变美了,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这些可喜变化,居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采访结束临行前,李焕云指着小区外围说,“今年将着力扩建停车场,解决车位紧张问题。同时,将从文化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方面齐发力,让居民住得舒心、更暖心。”

据洛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以“小切口” 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住宅小区治理,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健全组织、政策和监管三大体系。截至目前,排除群众自建房、小产权房等,全市3503个住宅小区中,具备条件的1983个小区建立党组织1983个,覆盖率达到100%;“三无”小区实现动态清零,专业化物业管理的2759小区组建业主组织2472个,业主组织覆盖率达到90%。
“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翠云路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当下,洛阳正积极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下一步,将贯彻省委、市委相关精神,通过做实小区治理“微单元”,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使“幸福小区”创建更有内涵、更有色彩、更有温度。
治理妙招:
开阳花园小区紧紧围绕洛龙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本着“树立网格正确治理导向,推动小区自治和谐共享”思路,探索实行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小区调委会+物业公司五级治理模式。持续吸纳离退休党员、干部职工、物业管理人员等多元主体,补充网格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