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俗称“老年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网友询问:“阿尔茨海默病能做手术了,四川医院有没有跟上?”
记者了解到,当前该手术已在武汉、长沙、郑州等地开展,据说有显著效果,可让患者认知功能提升,记忆力明显改善。据了解,该手术下个月成都也能做了,就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专家详解手术原理:建立通路排出脑内垃圾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全名为“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帆告诉记者:“通过在颈部建立淋巴管与静脉的吻合通道,排出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这两种蛋白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核心病理标志物。”
相较于药物的“治标”,该手术可以认为是“治本”。“通路建立好了,即使脑内又沉积垃圾蛋白,也可以顺利排出,这从生理机制上干预了疾病进程”。
适用人群:优先面对中轻度患者
张帆告诉记者,现阶段,手术优先面向轻度至中度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对于重度患者,仍需进一步验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华西医院预计4月初开展此手术
张帆说,华西医院将于下月初正式开展阿尔兹海默症手术,预计费用2-4万。张帆介绍,手术本身难度并不大,术后创伤也不大。如果推广普及,未来可能很多基层医院都能做LVA。
张帆透露,华西医院计划联合业内同行建立手术标准、规范,进一步监测、验证该手术的有效性。
对于手术效果,张帆从其他医院术后结果来看,他认为是“立竿见影”。“我们看见,患者术后一天或一周左右,病情出现逆转,病人逐渐清醒,可以认人、唱歌、应名、简单计算。这些都说明,脑功能有实质性好转。”

这项手术来自一个偶然发现
其实,LVA不是一个新鲜的手术,1979年我国医生就开始将其应用于少量病例的淋巴水肿治疗。2018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原主任、杭州求是医院院长谢庆平发现,一位伴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在术后,反馈自己“头脑清楚”了一些。
2020年9月,谢庆平正式为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进行颈深部LVA手术,术后9个月,谢庆平评估其恢复基本认知和生活自理功能。他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了一篇病例报告,认为这“可能是临床上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老年认知障碍的一种创新方法”。
国内专家们对该手术有哪些观点?
根据媒体对该手术的公开报道,做过该手术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禄韶英介绍,他们一般考虑,存在认知能力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且用药无效有恶化趋势的中重症患者。
禄韶英接受采访时提醒,虽然这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手术,但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还是药物治疗,没有其他新的治疗方法。国内做手术的医生自己也没有在正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都是老百姓口口相传。所以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跟风。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航空总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邢岩说,现在LVA手术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并不适用于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纳入研究的患者有严格入选标准。
总的来说,这项由中国医生首创的手术,通过在颈部建立淋巴管与静脉之间的吻合,尝试改善大脑淋巴液的引流,加速脑内导致AD的有毒物质的代谢,理论上可以减轻脑内有毒物质的积累,延缓疾病进程。
近一年全国已有多家医院陆续开展这项手术,但在获得大部分患者及家属认可的同时,医学界的争议声始终未歇。多位医生表示,这项术式实际上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探索。目前该术式的适应症、手术技术标准、医疗设备以及效果评估标准尚未统一,其长期疗效仍需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