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以“AI时代的城市进化与建造革命”为主题的第六届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暨论坛在武汉开幕。本届展会由武汉城投集团主办,吸引500家企业参展,设置五大主题展馆,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与国际合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动能。
自2019年首届创办以来,双智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3000家重点企业参展,5万多名采购商、经销商到场洽谈合作,10万名行业从业人员到场合作交流。
作为连续举办六届的行业盛会,双智博览会累计吸引3000家企业参展,超15万行业人士参与交流。本届展会规模再升级,6万平方米展区内,央企、国企与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展示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慧交通等领域创新成果。中韩氢能国际交流合作大会、北斗交通产业国际合作交流大会等活动同步举办,凸显国际化视野。

展会现场,各展馆前沿技术密集亮相。国资创新生态应用主题馆中,武汉城投机器人编队覆盖水务、能源、桥梁管理场景;武汉城建集团发布无人化桥梁施工装备,武汉投控集团的激光切割装备代表全球顶尖水平;武汉金控“汉融查”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服务枢纽。

摄影:李扬
智慧城市馆亮点突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数字智慧建筑(DIA)运营平台通过大屏实时呈现建筑结构、设备状态、能耗数据,实现楼宇智能化管理,整体节能达15%。该平台已应用于商业办公、医疗等多类项目,并拓展至光伏等新能源领域。
此外,隧道股份“即插即用式”盾构自主驾驶系统实现无人化施工,中铁十四局16.64米大盾构机模型彰显国产装备实力;武汉水务集团的内窥机器人、誉城集团铺砖机器人等,展现智能建造与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创新。

在鄂央企同样带来突破性技术:中国移动低空经济三维服务体系推动无人巡检规模化应用,中国电信北斗智慧巡检技术破解传统巡检效率难题。首义科创投的双脑大模型一体机,则为政企构建自主可控的数据智能体系。
开幕式论坛上,行业领军人物围绕AI与城市建造融合展开探讨。深圳智慧城市集团张晓春分享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经验,提出以技术驱动先锋城市发展;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周文益强调校企协同加速低空经济成果转化;百度副总裁石清华解读大模型如何赋能智能建造;深圳大学黄正东教授指出数字化转型是破解城市治理痛点的关键;交通运输部专家薛志刚为武汉低空产业多场景应用提供路径指引。
同期举办的武汉国资国企拥抱高新技术企业大会,以“创新大会+展览”模式搭建跨界合作平台,推动市属国企、央企、民企与科研机构共塑创新生态。展会期间还将举办10余场行业论坛,覆盖智慧能源、交通安全等领域。

展会不仅是技术秀场,更是产业落地“加速器”。珠海魔方芯智联的犀牛车辆风险控制系统依托北斗技术实现紧急制动,3000元成本即可规避行车风险,借助展会精准对接市场;“北斗+智能建造”“北斗+智慧城市”场景化对接,推动北斗技术在长江经济带规模化应用。世界大安全博览会馆内,中国安能现场演示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展现科技赋能城市安全的创新实践。
从数字孪生盾构施工到智能桥梁焊接,从楼宇节能管理到低空经济布局,武汉正以双智博览会为窗口,向全球展示“AI时代的城市进化方案”。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武汉正以科技创新夯实根基,用智慧画笔在长江之畔勾勒未来城市新蓝图,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武汉样本”。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