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追思,英灵不朽!又是一年清明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0:44:00    

央视网消息:今天(4月4日)是清明节。在江西和辽宁,人们举办清明祭扫活动,重温浓厚家国情怀,共同缅怀先烈,表达崇高敬意。

在江西南昌方志敏烈士纪念园,来自南昌市的150多名师生齐声朗诵《可爱的中国》,共同缅怀先烈方志敏。大家还参观了方志敏烈士事迹陈列室,倾听老师和红领巾讲解员讲述方志敏烈士的事迹。

清明到来之际,在辽宁丹东,社会各界代表在抗美援朝纪念塔前开展“缅怀先烈伟绩 传承薪火启航”为主题的清明节祭扫活动,大家共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家书,重温浓厚家国情怀,共同缅怀先烈,表达崇高敬意。

清明祭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清明寄哀思,清明节到来之际,山西、内蒙古等地举行多种祭扫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寄托哀思。

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来自太原市社会各界的200余人来到此地,共同缅怀先烈。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代表聚集在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参加清明祭英烈活动,为烈士献上手中鲜花,缅怀先辈。

据了解,此次活动约有800人参加,不少群众和团体自发来到公园,在清明时节向先烈表达敬意。

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连日来,各地青年团员、少先队员通过多种形式,致敬缅怀英烈,汲取奋进力量。

清明节前夕,在江西萍乡,近两百名少先队员齐聚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源地和红领巾的诞生地,向安源工人运动的先驱黄静源烈士敬献花篮,缅怀致敬先烈。运用AI技术,黄静源烈士生前的影像和声音重现,向同学们述说着忠诚与无悔。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湖南湘西州龙山县茨岩塘镇,湖北和湖南两地青少年手捧鲜花,向革命先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与哀思。抗美援朝老兵讲述先烈英勇事迹,寄语青少年牢记历史,勇担时代重任。

在北京,首都少年先锋岗正式上岗,轮流为英烈守护。大家走进马骏烈士纪念馆,聆听红领巾讲解员讲述先烈故事。

在四川巴中,一堂纪念碑下的思政课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举行。学生们为长眠这里的无名烈士墓碑擦拭描红,并通过讲述英烈故事、诵读烈士家书等形式,感悟先烈精神。

在广东中华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少先队员通过演绎情景剧,重现百年前广州劳动童子团的光辉故事,汲取奋进力量。在广西百色乐业县文秀广场,当地青年、少先队员重温黄文秀事迹,在感悟乡村巨变中,学习榜样力量。

来源: 央视网

相关文章
  • 厦门民间习俗:清明吃薄饼 承袭寒食节

    厦门人保留了在清明节扫墓后食用薄饼的风俗习惯。 陈立新 摄清明节是中国唯一一个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传统节日,同时也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两大节日习俗。厦门的清明节除了祭祖和扫墓,还有一些民间习俗,如吃薄饼、喝雄黄酒,提前在门口插艾草,扫墓后到郊外放风筝、荡秋千等。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文史专

  • 弘扬“茶淀精神”,武警官兵缅怀抗震烈士

    为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成果,持续弘扬“茶淀精神”,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十二支队组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烈遗志”主题祭扫活动,深切缅怀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英勇献身的九名英烈。在纪念碑前,官兵们整齐列队,庄严肃立,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向先烈敬献花篮并默哀悼念。“当年,官

  • 山河不忘英雄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英烈见闻

    “这杯酒是替大伯敬的,家里一切都好,大家很想您……”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上“孙世安”烈士的名字下,从山东烟台赶来的孙胜德一边倒酒,一边默默诉说家人的思念。“自从知道这里能找到二伯的名字,我一直想来看看,”孙胜德说,“二伯孙世安1953年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他葬在朝鲜,来这里看到他的名字

  • 从“无名”到“有名” 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身份确认

    今天(4日),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有了新进展,8位志愿军烈士得以确认身份,从“无名”到“有名”,从“回国”到“回家”。最新确认身份的8位志愿军烈士分别是曹允昌、徐思元、陈淑彬、奚根祥、方金耀、章志明、廖天良、尹述勤,均牺牲在1953年停战协定签订前夕的江原道铁原郡

  • 记者跑基层丨饼香四溢,4万块清明饼传递温情

    随着清明节的来临龙湾区状元街道的状元亭再度开启了“饼香迎清明”公益活动30余名义工每日凌晨四五点集结于此赶制龙湾传统美食清明饼赠送给低保户、残疾人、清洁工、敬老院等这项延续了多年的公益行动以传统美食传递社会温情天刚蒙蒙亮,状元亭内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义工们分工明确,洗菜、切菜、拌馅、包制、蒸煮、油煎

  • 新民节气·清明|清明的风,为什么最适合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时节,上海的郊野天空,飘起星星点点的“鹞子”,城隍庙的老铺子里竹骨绢面的风筝也挂满了橱窗。清明放风筝的习俗,老底子上海人估计是再熟悉不过,可是若要问起“鹞子为什么非得清明放?”“一根风筝线怎么从战场‘飘’进弄堂?”恐怕多数人要愣一愣。于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