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圆宴上陈生梨一家拍了第一张全家福
“杨梅,爸爸永远都爱你,爸爸非常想你。”4月21日,贵州寻子家长“棉花糖爸爸”陈生梨在贵州老家纳雍县举办了团圆宴,庆祝走失19年的女儿陈杨梅回家。杨妞花专程赶来担任了此次团圆宴的主持。看到陈生梨一家团聚,杨妞花含着泪说,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团圆宴现场,陈杨梅与父母、姐姐相拥而泣,也吃到了父亲喂的棉花糖。她说,爸爸的棉花糖非常甜,她小时候也非常喜欢吃棉花糖,“会不会有可能,小时候卖给我棉花糖的叔叔就是爸爸,只是我认不出他。”

陈生梨的面包车
19年行程100万公里寻找女儿,在学校门口卖棉花糖希望有一天能相见
4月20日,团圆宴的前一天,海报新闻记者在贵州毕节纳雍县见到了陈生梨。他一边招呼寻亲家长,一边安排着答谢宴的事宜。
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小杨梅丢失后,陈生梨到处寻找,因为长期在校门口卖棉花糖而被称为“棉花糖爸爸”。“看见人家在学校门口做棉花糖,我就去学做那个。我觉得她可能有一天会来买我的棉花糖,我就能见到孩子了。就这样,我就变成了‘棉花糖爸爸’,一边找孩子一边卖棉花糖赚路费。”
陈生梨回忆,小杨梅走失于2006年10月19日。他带着女儿去摆摊,因为人很多,陈生梨让小杨梅穿过人群去找妈妈,但在人群外的妈妈却没有见到她,小杨梅就这样丢失了。“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女儿是走失了,我们找到晚上12点还没有找到,就在广场上放声大哭。第二天也没有消息,就开始去广告店打印寻人启事,去昆明的大街小巷贴。”陈生梨告诉海报新闻记者,自己花光了十多万元做生意的钱,又没心思在昆明做事,就离开了昆明去别处打工,挣一些钱再去找孩子。
自女儿丢失后,陈生梨开着自己的面包车在全国各地外出寻女,19年来行程近100万公里。一年内会多次前往河南、河北、福建、广东等地。其间,他换了两辆车。

陈生梨和寻亲家庭站在一起
女儿一直在丢失地生活
令人唏嘘的是,陈杨梅一直都生活在丢失地——昆明市官渡区。此前陈杨梅曾与陈生梨联系过,说自己可能是他女儿,但陈杨梅说她肚子上有胎记,可陈生梨记得女儿肚子上没胎记。当时陈生梨告诉陈杨梅,如果觉得自己不是原生家庭的人,可以去采血入库寻找亲生父母。没想到,父女会以样这样的方式相遇。
团圆宴上,陈杨梅也表示,在不知道是亲生的情况下,她看到爸爸发布寻亲照片和自己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但因为胎记的细节对不上,所以还是选择去采血这种最权威的证明方式。
警方透露,陈杨梅因为之前没有户口,办理户口时采血入库后才得以比对。陈杨梅的姑姑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小杨梅一开始知道自己不是原生家庭,怕是亲生父母不要她,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家没有重男轻女这个说法。”
在比对成功后,陈杨梅与陈生梨通了电话。在此之前,她把陈生梨抖音账号中寻找她的经历全都看了一遍。电话接通后,她喊了声“爸、妈”。那一刻,陈生梨觉得,女儿一定能回家。“我很怕自己条件不好,她会不认我,但从她和警官的聊天记录中我知道了,女儿对我是很好的。”陈生梨透露,女儿的户口将上在贵州纳雍。
寻亲这些年,陈生梨的妻子和其他孩子也没有放弃过寻找陈杨梅,一家人挤在30平方米的出租屋生活。“我把小杨梅弄丢了这么多年,她没得到父爱;为了找她我到处奔波,家里面其他几个孩子也没得到父爱,我以后想多陪陪他们。”陈生梨说,这次小杨梅回家,自己专门租了大房子,以后她回来就有地方住了。

陈杨梅摘下口罩面对镜头,鼓励更多人站出来找家
“你跟亲生父母可能就只有一滴血的距离。”杨妞花在主持团圆宴时表示,陈杨梅选择摘下口罩面对镜头,是希望鼓励其他怀疑自己身世的人勇敢站出来,积极采血入库。
“我回到家以后感受到了特别多的爱,还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的关心,我希望还没有到家的宝贝以后都能回家。”陈杨梅说,得知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女儿的时候,她一度非常难过,一下子崩溃掉了,但自己找到亲生父母后又很庆幸,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关爱。
陈杨梅表示,团圆宴结束后就会回云南,下个月生日时会再回贵州陪家人。“在昆明那边有自己的家庭,同事、朋友都在那边,以后会经常回来看爸妈,多陪伴他们。”
陈生梨此前也表示,计划继续卖棉花糖,并且不会撕掉车上其他家庭的寻亲启事。未来,他会多陪伴家人,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家庭。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