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亟须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3:39:00    

【学思践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这不仅是对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成就的延续与升华,也是筑牢民生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更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因此,在过渡期后仍要确保帮扶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资源支持总体稳定,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在目标、机制、行动上无缝衔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根基。一方面,延续优化财政、金融、土地等帮扶政策,加大脱贫地区产业就业支持力度,织牢防止返贫致贫的“安全网”;另一方面,重点针对易返贫致贫群体,分层分类落实兜底保障、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长效措施,确保脱贫基础更稳固、群众内生动力更可持续。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两不愁三保障”是我国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也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政策。因此,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求,具体而言,坚决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动态清零义务教育失学辍学问题,确保脱贫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同时,加强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对新增危房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同步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筑牢民生兜底防线。通过机制优化和群众参与,确保脱贫成果从“达标”迈向“提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根基。

建立防范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防范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需以动态监测为基础、精准帮扶为核心、风险防控为支撑,形成政策协同、资源整合、群众参与的治理闭环。一是‌织密动态监测预警网络。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测体系,建立“信息筛查+入户核查+部门联审”三级预警机制。二是‌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群体强化开发式帮扶,拓宽其增收渠道;对无劳动能力的群体健全兜底保障网,确保底线稳固。三是‌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完善灾害风险排查和应急预案,建立“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重建”全链条响应机制。四是‌激发内生发展动能。将扶志扶智融入帮扶全过程,通过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特色产业等方式增强区域造血能力。

提升帮扶效能。健全县乡村联席会议制度,压实行业部门、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职责,完善“监测—帮扶—跟踪—销号”闭环管理,定期开展帮扶成效“回头看”,杜绝形式主义和数据失真。通过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和资源聚合,推动防范返贫致贫工作转向“智慧治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防线‌。

‌增强产业“造血功能”和就业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以特色化、全链条发展和‌增强产业“造血功能”为抓手,通过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一方面,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一县一业”特色产业体系,以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另一方面,拓展就业帮扶渠道,通过“家门口就业车间”承接发达地区订单、开发灵活务工岗位,吸纳弱劳力及留守群体就近就业。在此基础上,强化政策协同与市场机制联动,通过“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实现内生发展。通过产业全链升级与就业精准护航,形成“以产促就、以就稳产”的良性循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深化东西部协作帮扶。东西部协作帮扶需以机制创新、产业联动、人才互育和民生共享为着力点,推动区域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通过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机制给予差异化支持”。‌深化东西部协作帮扶,应加快完善“双向赋能”产业协作体系‌,通过“东部市场+西部工坊”模式整合资源;‌完善人才交流与技能培育机制‌,推广“双向挂职”“订单式培训”等举措;‌强化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衔接‌,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化协作;‌创新协作机制与风险共担‌,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协同框架。通过全周期、全要素赋能,使东西部协作从“输血帮扶”向“造血共赢”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长久动力。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帮扶持久动能,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协同发力,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可持续帮扶格局。一方面,推进“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引导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就业帮扶、消费助农等方式,精准对接脱贫地区资源禀赋;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发挥专业优势,聚焦教育、医疗、技术培训等领域开展公益项目,补齐民生短板。同时,完善政策保障与荣誉激励机制,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信息共享平台,倡导公众通过志愿服务、消费帮扶、公益捐赠等渠道参与,汇聚社会帮扶合力。通过凝聚全社会共识与行动,筑牢防范返贫致贫底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作者:余少祥,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相关文章
  • 教育部等九部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教育领域多模态语料库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强人工智能等前瞻布局。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教育领域多模态语料库,构建高质量自主可控数据集。强化算法安全评估,确保正确价值导向。布局一批前瞻性研究课题,有序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推动大模

  • 浙江启动“统战理论政策进高校” 三年将实现本科院校全覆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4月16日电 (郭其钰)4月15日,浙江省“统战理论政策进高校”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这一活动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开展,通过面向高校师生宣讲统战理论政策、参观统战图片展等,持续推动统战理论政策深入思想政治引领、统战人才

  • “红色引擎”驱动民生快车,党建共建激活“健康细胞”!

    近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举办了“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建共享为民生”医院党建共建单位2025年度工作交流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共建单位协作机制,凝聚共建合力。在现场参观环节,医院党委书记叶家骏带领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医院文化长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家电厂商要警惕疯狂“拼低价”的伤害

    来源:家电圈2025年的中国家电产业,如果市场上的主要家电企业和商家,迟迟不能走出“拼低价”的内卷式竞争,最终的下场和结局一定很惨。比如说,头部厂商的经营利润大幅度下滑甚至亏损,中小厂商则被淘汰出局,整个行业无利可图陷入一轮乱战与恶斗……杨嘉 撰写进入4月,很多家电厂商期待的消费强劲反弹局面并未出现

  • 多地政策“组合拳”加力稳楼市

    来源:经济参考报近期,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房企土地市场竞逐热情高涨。有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正站上新周期的关键转折点,今年二季度有望成为政策优化的重要窗口期。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重庆、湖南等地已释放政策信号,将围绕市场供需结构优化、购房消费潜力释放等维度,谋划并适时出台新一轮稳楼市政策“组

  • 普蕊斯: FDA政策转向人类相关研究,公司需求或将增加

    来源:问董秘投资者提问:昨晚FDA宣布,逐步放弃动物试验、转向人类相关研究方法的政策趋势。请问定性来看,这是否会增加公司的相关需求?董秘回答(普蕊斯SZ301257):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近期FDA宣布计划逐步取消单克隆抗体和其他药物的动物实验要求,转而允许药物开发者使用非动物测试方法,这一政策的变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