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实现倍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5:18:00    

记者19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此次调查首次全面掌握了青头潜鸭种群信息,客观反映了种群保护成效。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最受关注的关键鸟种之一。该物种曾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各国及俄罗斯远东地区,20世纪以来因栖息地丧失、非法猎捕等,种群急剧减少。

目前,青头潜鸭主要分布在我国,其他国家近年来仅有少量个体分布报道。根据调查结果,我国青头潜鸭分布在76处越冬栖息地。其中,数量超过30只的栖息地16个,共2136只,占总数的83.6%。

青头潜鸭越冬栖息地中,湖泊湿地是主要类型,占各类型栖息地的71.51%,其次是河流湿地和库塘。调查还发现,青头潜鸭越冬习性与传统认知不同,它们偏爱小面积、植被丰富的废弃鱼塘和中小型湖泊,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趋势。

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青头潜鸭等鸟类保护,近年来印发《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指导各地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体系建设,开展栖息地保护修复,强化科研支撑,开展调查监测,加强巡护看守,吸纳民间力量参与保护行动,有力促进青头潜鸭等迁徙鸟类保护管理工作得到根本性改观。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深化调查成果应用,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建设,持续加大青头潜鸭及其重点分布区域保护力度,推动我国迁徙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新发展。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实现倍增

    记者19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此次调查首次全面掌握了青头潜鸭种群信息,客观反映了种群保护成效。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

  • 亮剑候鸟保护!广东高压严打违法猎捕

    记者今日从省林业局获悉,广东持续部署,多措并举,全省上下迅速推进“清风行动2025”和春季护鸟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候鸟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线。记者了解到,国家林草局等十一部门定于2月1日至3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清风行动2025”专项行动。广东是我国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全

  • 废弃水井总有动物失足,改造后野猪、狍子自由取水

    老村废弃水井中,总有野生动物失足掉落导致死亡。去年,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在水井内建造了攀爬台阶,并在四周设置了饮水点。近日,工作人员在其中发现了野猪、狍子、勺鸡、貉、斑羚等多种野生动物取水觅食。废旧水井内建造了攀爬台阶延庆区千家店镇鹿叫村遗址,生物资源丰富,是各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上世纪80年代

  • 上百头白唇鹿踏雪奔腾祁连山

    近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监测视频拍摄到,逾百头白唇鹿在高山雪原间浩荡奔腾,宛若天地间跃动的银甲军团,蹄音铿锵震落岩壁积雪,在高山草甸间奏响生命礼赞。白唇鹿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在3000—5000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种群的壮大见证着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效,近年来祁连山

  • 六种猿类完整基因组序列揭晓

    原标题:六种猿类完整基因组序列揭晓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个由123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对6种猿类——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和合趾猿的完整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这一成果作为遗传学领域的里程碑,不仅有利于科学家了解人类与其他猿类的差异,还有助于开展猿类保护工作。相关论

  • 银行线下网点持续“瘦身”:工行过去4年网点少了435个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银行线下网点仍在持续“瘦身”中。  第一财经根据上市银行年报统计,2024年,六大行合计机构数量76300个,相比2023年减少了130个,减少的主体依旧是基层网点的数量。  基层网点数量仍在收缩  国有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机构总数方面有所增加;而建设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