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夏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前,蕲春县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农业企业与种植大户抢抓农时,推进播种育秧,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效夯实根基。


走进原种场户户丰家庭农场育秧基地,绿意盎然的秧苗整齐排列,工人正为大棚揭膜调节温度,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现场查看暗化育秧苗长势,协助解决技术难题。
县农业技术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钱太平说,今年我们大力推广水稻暗化育秧技术,通过工厂化的流水线播种之后,再把秧盘堆起来,用薄膜覆盖在室内暗化5天左右,再把秧苗寄养到大田里面,再利用大田小拱棚,能够确保蕲春县早春的保温育秧的需要。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蕲春常年保持近30万亩早稻和再生稻种植规模。面对育秧工厂满负荷运转仍供不应求的困境,“秧盘暗化+大田小拱棚寄养”集成技术成为破局关键——既实现育秧面积弹性拓展,又提升基地经济效益。
蕲春县原种场有限公司负责人管忠新说,秧苗的出苗率跟以前比要高一些,秧苗的质量也好一些。以前育秧可以育到2600亩,今年可以育到4000亩。
在集成技术推广与多方协同下,全县已完成1.5万亩高标准育秧,可保障超20万亩稻谷种植需求,辅以传统保温育秧、大田直播等方式,早稻及再生稻种植目标已基本达成。


县农业技术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钱太平表示,我们还会组织专家奔赴各个市场主体现场指导,确保蕲春县早稻和再生稻生产的顺利进行。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