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池梦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根本要求。2023年7月,北京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推动中长期首都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回升向好。2025年作为收官之年,北京市委财经委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提出了五大方面27条措施,并细化为重点任务157项及拟出台重点政策25项。
自《行动方案》实施,全市围绕高质量发展协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
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入,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速,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分中心运营,“六链”布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5个集群入选“国家队”,京津冀已培育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2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近1600亿元,2024年京津冀经济增速均超全国,总量达11.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连续两年上升。
北京创新体系效能提升,跻身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前三,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支撑。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达77家,约占全国28%,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集。通过相关行动,研发投入强度等全国领先,5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中关村24项改革措施落地,“三城一区”联动,示范区承接成果超550项。
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新动能增强。两年出台70余项细分产业政策,设8支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29.4万辆,集成电路超250亿块,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数字经济约2万亿元。北交所“深改19条”落实,上市企业数增至开市时3倍多。两业融合推进,认定5家示范园区、35家试点企业。
投资和消费结构优化,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有效需求扩大。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内需挖潜与拓展同步,投资效益提升,消费信心提振。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超9000亿元,增长5.1%,产业投资占比27.5%,领先全国。市场总消费增长2%,服务消费增速6.5%,占比超6成,境外游客接待量超2019年。
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开放水平提升。“北京服务”品牌打响,2024年平均每天新注册289家科技型企业,116家入围全国科创500强。国企、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完善,“两区”建设推进,四大论坛影响力提升,外贸进出口稳定在3.6万亿元以上。
今年1-2月,北京落实政策,经济回升向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高于全国。信息等服务业营收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设备购置投资增长2.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网络消费增长强劲,证券、住宅销售等市场信心提振。
《行动方案》以“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工作要点》细化年度任务。2025年作为关键节点,任务聚焦关键问题、改革创新与政策效能。
聚焦难题,培育发展动能。《行动方案》多数任务已完成,但京津冀产业差距、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仍有短板。《工作要点》针对市委部署,提出务实举措。如促消费专项行动,从空间、格局、场景发力,鼓励历史文化场所利用等;科技方面,推动高校成果转化,创建技术转移中心等。
聚焦改革,提升发展质量。《工作要点》对标中央与北京改革任务。在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上,畅通要素循环,统一企业开办等政策流程,规范办理20项以上互认资质;文化领域,推动设施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置改革,创新运营模式。
聚焦效能,提振市场信心。《工作要点》细化政策,让企业受益。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推介2000亿元项目,清理拖欠账款;“投资于人”方面,加大毕业生引进,探索青年租赁住房试点。
《工作要点》对应《行动方案》“五子”,提出27条措施,细化为157项任务及25项政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强化“一核”引领等布局,深化一体化。围绕“三链”打造产业链群,如推动汽车科技生态港落地企业,生命健康集群创建创新中心等。支持雄安新区创新,落地企业,开展三项工程;以国企搬迁增强城市副中心产业功能,推进环球影城项目。平原新城实施标志性工程,提升承接力;京西推进“两园一河”建设;南中轴打造标志性节点。此外,推进奥林匹克园区开放,完善配套。
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高校成果转化,建设概念验证平台等;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发放创新券;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新培育“小巨人”超100家等。人才政策从“引、育、留、用”着手,探索居留评估机制,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人才服务,提高用人自主权。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兼顾当前与长远。“双标杆”建设上,发挥数据价值,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建国家级应用基地,打造场景。绿色发展方面,建设交易中心,实施示范工程,培育产业,开展碳核算与认证试点。布局未来产业,对6G等领域安排措施。要素支撑上,服务央企基金落地,完善用地出让机制。产业生态营造上,培育服务业集聚区,引进海外机构,推动产业融合,研究文化IP开发。 在投资消费方面,惠民生与促投资消费结合。投资上,深化项目审批改革,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商圈,推进轨道微中心建设。消费上,实施提振行动,加大服务消费供给,优化博物馆预约等,提升生活性服务消费品质,促进消费增长。
在改革与开放方面,发挥改革牵引作用,扩大制度型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谋划要素配置改革清单,创建 “小微企业之家”,支持参与项目,规范行政检查。支持外资企业,推动领域业务落地,提升平台效能,鼓励扩大投资,支持本土企业国际化,补助外贸企业参展等项目。
目前,《工作要点》已细化形成配套重点任务清单、重点政策清单,明确完成时限与责任单位。下一步,北京市将推动《工作要点》与“十四五”规划任务同步圆满收官,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十五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