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愁盼通过一场会议解决、在议事厅围绕身边“关键小事”各抒己见、青年发挥自身优势用耐心感染民心用行动解决问题……近年来,兴庆区凭借一系列务实创新举措,在基层治理这片“土壤”中“刨根问底”,打通发展“瓶颈”,畅通治理“动脉”,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向心力”。
党建联席会破解治理难题
“好多问题都解决了,攒劲……”4月8日,中山南街街道清和社区的业主群十分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赞的是社区党建联席会。
事情要从一周前说起,社区邀请辖区23家共建单位负责人共聚一堂,通过举行党建联席会,以“现场点单、单位接单”模式,将老旧小区高空坠物、就业帮扶、民生服务等老大难问题转化为11项可落地的“幸福工程”。
当天,社区党委书记杨成军说出自己的担忧:辖区内30年以上房龄小区占比超七成,尤其近期刮风天多,一些楼栋有外墙皮脱落的风险。
“这单我们接了!”杨成军话音刚落,宁夏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立马响应。这几天,该公司组建党员突击队,与辖区物业公司启动“安心屋檐”工程对楼宇开展结构检测,采取高空机械集中清理并进行加固翻新外立面的方式来消除隐患。更令居民安心的是,社区推出“双巡查+长久治”机制,后续由物业负责日常维护,公司定期复检,让安全防护网24小时“在线”。

清和社区“老刘”管事服务队认领辖区幼儿园“护学通道”改造需求
与此同时,居民的其他需求也得到响应:神墨教育集团开设免费电工培训班,为首批12名待业居民提供培训;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银发安全课”,通过模拟夜间跌倒场景,帮助老人掌握应急技巧;“老刘”管事服务队认领辖区幼儿园“护学通道”改造,安装防撞桩实现人车分流……
“开会后不能光接单,更要包售后。”“我们应该为基层治理再添一把火,立行立做,尽快见效。”……杨成军说,共建单位都表示,要把基层治理的“哨声”变成群众的“笑声”和“掌声”。如今,社区一批批“看得见、管不着”、责任和资源不匹配的基层社会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成功“升级”。
畅言议事厅让“民意”变“满意”
“春天正是树木生长的时候,叶子长起来家里的采光更不行了。”“可是修剪过程会不会破坏其他设施?”……前几天,丽景街街道银虹社区居民在社区打造的畅言议事厅,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业兴苑小区树木修剪的迫切性、具体方式以及后续养护问题。社区通过这样提议题、议措施的方式,不断拓展、增加大家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和途径,推动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议”的民主自治新局面。

银虹社区居民在辖区畅言议事厅讨论事项
业兴苑小区建于1996年,小区内树木肆意生长,本是葱郁的景致,却逐渐演变成居民生活的困扰。高大树木枝叶横生,紧紧贴靠楼体,使得一些住户家中采光不足,到了夏日,繁茂枝叶下成了蚊虫的“安乐窝”,改善现状的呼声愈发强烈。
面对种种疑问与担忧,社区引导各方共商共议,邀请园林部门专业人员现场勘查,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树木修剪方案,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4月8日,随着树枝纷纷落地,久违的阳光洒进居民家中,一楼住户马云鹏激动地说:“以前家里又暗又潮,现在亮堂又清爽。”
与此同时,“巴掌大”的老旧小区实现自治蝶变,也得益于畅言议事厅发挥的作用。
建于1997年的汽修厂1号楼仅有6个单元、65户居民,因规模小、收益低,多年来一直被物业公司拒之门外,小区治理陷入僵局。面对这样的困境,银虹社区多次在畅言议事厅里召开会议,推选出小区自管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小区管理。考虑到小区资金有限,经多番讨论,最终决议每户每年缴纳150元费用,用于聘请垃圾清运人员清理公共区域卫生。同时,每个单元推选出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义务清扫楼道。现在,齐抓共管的新态势正在形成,生活越来越美好已成为这里居民的普遍共识。
青年力量巧解“疙瘩事”
“年轻人更懂年轻人。”被问及成为大新镇燕庆园社区青年调解员的初衷,34岁的张乐和25岁的杨洋直言,自己想用青年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居民可以信赖的知心人。
在燕庆园社区,除了一批具有多年调解经验的银龄志愿者,还有两位青年调解员,她们当起“和事佬”,已成功调解诸多矛盾纠纷。
“楼上水管坏了,我们家厨房漏水严重,都没法做饭了。”4月7日,张乐接到居民投诉,反映楼上邻居家水管损坏,导致自家厨房顶端频繁漏水,且双方已交涉过但是对方始终不予处理。
张乐第一时间和物业管家赶到现场,发现投诉人家中厨房的吊顶、柜子和墙面由于被水泡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紧接着她打通楼上居民电话,但对方不配合,也不同意入户核实情况。
张乐没有放弃再次联系,希望对方能和投诉人当面协商解决此事。在她的努力下,双方及物业管家、辖区民警共同处理了问题,投诉人得到相应赔偿,邻里矛盾及时化解。

张乐和居民聊天
据张乐介绍,在工作中她摸索出了一套按级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根据居民反映事件的轻重缓急,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对于能够及时办理的标注为三级,由自己出面解决;对于比较复杂的标注为二级,邀请辖区民警参与;对于情况特别复杂且涉及多部门的,标注为一级,协调多方力量解决。
“青年的思维比较活跃,相当于一个‘智库’,她们与年龄较大的志愿者互相配合,让辖区矛盾多元化解。”社区党委书记徐鑫说,后续将争取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调解能力强的青年调解队伍,助力基层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