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步入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随风轻扬的风筝,点缀在嫩绿的树梢间,为街区增添灵动气息。 (全媒体记者雷婷摄)

小巷精心布置了玫瑰花装饰和红色艺术装置。 (全媒体记者雷婷摄)

沿街的“花墙”让街道充满春日气息。(全媒体记者雷婷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磊)15日8时30分,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南湖东路北六巷的入口处,眼前的景象让人恍惚:这还是半年前那个垃圾随处可见、墙面斑驳的背街小巷吗?如今,520米的巷道成为“爱情巷”,成为乌鲁木齐新晋网红打卡地。
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探寻这条小巷的华丽转身。
“小心台阶!”保洁员阿瓦・曼努尔提醒正在拍照的游客。她手中的扫帚轻扫地面,只扫起几片落叶。这位工作了5年的环卫工人说:“以前可不是这样,每天要清理好几桶垃圾,特别是周末过后。”
改变始于去年年底,焕新则在本周。在乌鲁木齐市2025年春季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这条充满浪漫氛围的“爱情巷”,在相关部门单位和众多居民、商户的努力下,正以全新的面貌诠释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成效。
德裕社区党委书记江文带记者来到巷口的“玫瑰花瀑布”前:“去年12月,社区工作人员在这里堆了两个雪人,没想到成了网红。”手机里的照片显示,当时的雪人周围挤满了拍照的年轻人。更让社区意外的是,沿街商户主动提出要美化自家门前。
走进“嬉游客栈”,前台工作人员正在更新房态表。“18间房,今天又满房了。”这家2014年开业的老店见证了巷道的变迁。经理雍成告诉记者:“过去客人总抱怨周边环境差,经过治理后,现在却成了网红打卡地。”
变化最明显的是商户们的参与热情。在这一周来的环境卫生整治中,不少商户和社区一起清理卫生死角、捡拾垃圾,一起美化大家共同的家园。
米特婚纱店的白色外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店长杨新语透露,选择这里开第三家分店是看中了“爱情主题”的潜力。“2月开业以来,已经有50对新人在这里租赁婚礼当天的服饰。”她指着窗外,“傍晚的夕阳配上这些街景,太美了,前来打卡的情侣也越来越多。”
数据印证了这种魅力:巷内商户平均营业额同比均有增长,其中2014年首家落户这条巷道的民宿嬉游客栈,目前18间客房日均入住率90%左右;山寺火塘音乐现场18张桌子日均接待100名消费者且每日爆满;面包店和咖啡店每家店日均人流量30—40人……
山寺火塘音乐现场负责人王浩歌正在筹备第二家店:“现在来得晚的顾客等位要两小时,必须扩大规模。”
在社区办公室,江文书记展示了改造方案图。“我们不是简单美化,而是量身定制。”她举例说,针对不同路段特点,设计了风筝区、许愿区、玫瑰区等主题段落。
16时,市民马娇娇和男友在许愿墙前拍照。“我们在小红书看到推荐,专门坐地铁来的。果然,这条街都是‘爱情’的味道。”
夜幕降临,巷道亮起星星灯,众多年轻人坐在音乐酒吧里,看着人流涌动、烟火气十足的街道。记者突然明白: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唤醒每条街巷独有的灵魂。
这里也展现了乌鲁木齐春季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它从曾经的杂乱小巷,变成如今的网红打卡地,离不开街道、社区、商户、居民以及环卫人员等各方的努力。水磨沟区六道湾街道德裕社区和康苑社区通过精细化整治,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也展现了文化特色。
“爱情巷”的变化还未结束。六道湾街道办主任李俊杰介绍,街道办已与相关单位初步沟通,未来将引进更多主题鲜明的元素和业态,开展系列活动,持续放大“爱情巷”的名气,为水磨沟区的社会消费零售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助力,期待着“爱情巷”变得更加美好。
多说一句
转角遇到浪漫

树干上的玫瑰花装饰营造出浓厚的浪漫氛围。(全媒体记者雷婷摄)
踏入“爱情巷”,浪漫气息扑面而来,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条脏乱差的小巷。在采访中,记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为打造特色巷道绞尽脑汁,商户们踊跃参与的热情以及保洁员默默守护环境的身影。巷道的华丽变身,凝聚着各方的心血。
与居民交流时,他们眼中是对这条巷子变化的欣喜与自豪。年轻人穿梭其中,或打卡拍照,或进店消费,为这里注入蓬勃活力。
从雪人引发的灵感,到如今人气高涨的浪漫街区,“爱情巷”的蜕变是环境整治与文化挖掘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不仅让居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更成为城市的文化新名片。
这一趟走访,让我深刻感受到,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是能将“诗与远方”融入寻常巷陌,让生活处处充满美好与惊喜。(全媒体记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