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光伏却深受其累的棒杰股份(002634.SZ),或许将迎来帮助其脱离巨亏泥沼的白衣骑士。
4月24日晚间,以涨停板收盘的棒杰股份突然宣布,公司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钛媒体APP通过天眼查APP显示的信息发现,棒杰股份控制权转让的交易对手方上海启烁睿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启烁睿行”)竟然在公告发布前一天刚刚成立。
不过穿透启烁睿行股权结构发现,这家仅仅成立1天就参与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的公司,其背后隐藏着资本市场的老玩家,不仅有参投公司成功上市,还曾帮助其他上市公司处理过不良资产。
不过在具体方案没有出来前,市场似乎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启烁睿行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4月25日,棒杰股份报收3.74元,下跌6.5%。
交易对手为资本市场老玩家
据天眼查APP上的信息显示,棒杰股份自此的交易对手方启烁睿行成立于2025年4月23日。

图源:天眼查APP
也就是说这家企业成立的第二天,就迎来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的大交易,似乎这家公司的成立就是为了接手棒杰股份。
仔细来看,启烁睿行并不是无名之辈。公司有两个合伙人分别为,广东创吉十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广州创吉十号”)和谊持(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其中占广州创吉十号66.66%股份的广东创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创管”)(曾用名:广东创投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3月29日更名)是资本市场的老玩家。
穿透股权结构发现,粤万年青(301111.SZ)的实控人欧先涛曾经长期担任广东创管的监事;豪美新材(002988.SZ)的实控人之一董卫峰也曾经长期担任广东创管的监事会主席。而广东创管的实控人、董事长为黄荣耀更是沉浮资本市场多年,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图源:天眼查APP
2021年9月上市的凯盛新材(301069.SZ),其招股书显示,黄荣耀与广东创管全资子公司昌都市粤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均为凯盛新材小股东,上市前二者分别持有0.4437%的股份。
此外,广东创管还曾参与已退市的中昌大数据相关事务,彼时中昌大数据因广东创管 “拥有丰富的资产处置经验”,委托其协助处置收购的亿美汇金 55% 股权,不过直至中昌大数据退市,该股权纠纷仍未有定论。
在投资合作方面,2019 年广州酒家曾联合广东创管等企业,计划设立规模 2 亿元的广东福宴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但直至 2023 年,该基金公司尚未落地便宣告终止。
天眼查数据显示,当前广东创管对外投资的企业多聚焦医药健康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黄荣耀在医疗健康领域也颇有研究,曾在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开展《无创医学的精神病研究》主题讲座。
跨界失败或萌生退意
作为老牌的服装企业棒杰股份此次筹划控制权的转让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2022年11月,面对核心主业无缝服装发展疲软的困境,棒杰股份试图借助战略股东光伏产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投资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棒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布局光伏产业,并构建 “无缝服装+光伏” 双主业的业务结构。
同年12月8日,棒杰股份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投资协议》,投资建设年产 10GW 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26 亿元,该项目具体实施主体为棒杰新能源在扬州投资设立的棒杰股份全资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 年,棒杰股份为快速做大做强光伏业务,动作频频。
一方面,公司挖来多位拥有丰富光伏产业从业经历的高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回笼资金投向光伏领域。然而,由于未能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节奏,跨界光伏的决策不仅未能提升利润,反而让棒杰股份陷入亏损泥潭。
4月2日晚间,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亿元~7.5亿元,此前预计亏损3亿元~4.5亿元。而其光伏业务的核心主体扬州棒杰新能源也在3月份开始停工。
截至2025年4月24日,公司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7.66亿元(上述借款金额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占上市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69.93%,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扬州棒杰新能源产生。
综上来看,大幅下修的业绩、高企的债务,加之此前引入的投资者依据对赌协议要求公司回购,多重压力之下,棒杰股份或因此萌生控制权转让的念头。
而启烁睿行是否能成为棒杰股份的白衣骑士,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