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影节大师班实录丨姜文回应近期言论争议,自嘲爹味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21:33:00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后一场大师班,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姜文人气爆棚。4月25日下午北京朗园准点剧场,场内座无虚席,甚至后排的阶梯都难寻一个座位。伴随《让子弹飞》的配乐,姜文入场,引起一片山呼之声,影迷齐刷刷高举手机对准姜文。

或许是感受到不适,姜文上台先是发表了一番“手机无用论”,劝告大家放下手机,面对面交流。“这不是演节目,用脑子记,别举着手机拍。我现在这么大岁数,我用脑子记都能记得住”。又或许是意识到这番话有些说教意味,姜文随即在台上自嘲六十多岁了,话变得多而密,笑称“我就是爹”,“我六十多了,这年纪快当爷爷了,不能假装还是一少年”。

近期,有关姜文“爹味”的言论一直充斥互联网,今年北影节评委见面会上,姜文“不要随便评论一部电影,也不要随便写影评”的言论引发争议,当对谈嘉宾、著名影评人周黎明谈及这个话题时,姜文在台上认真作出澄清和解释。“我不是不让写影评,而是不让随便写影评。写影评是好的,写得越多越好,但是不能随便,反正我拍电影绝对不随便。”

当部分观众放下手机,姜文明显变得更为轻松,在这场大师班上,姜文与周黎明畅聊电影创作,南都记者整理了对话内容,以下为全文实录,部分内容有所删减。

4月25日下午北京朗园准点剧场,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姜文(右)与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对话。

创作是表达潜意识,我的电影没有隐喻

周黎明:你的电影根据小说改编和原作差异很大,省点钱不买小说不好吗?

姜文:你问我为什么买小说(改编)啊,省点钱不好吗,我想着有人能帮我在前面挡着点,结果人家不打小说,还是打我。坦诚地说,你是什么人,你看到的电影就是什么样的。正因为是我,我从小说里就看到了我要拍的电影,我看见的就那样。我把电影拍出来,并没有注意离小说已经很远了。没办法,回不来了。我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就已经远离了小说。但话说回来,没这小说的刺激也不行,完全是它也不行。

有一次采访有记者问我,怎么《邪不压正》把原著《侠影》里的吃喝玩乐都改没了,我说那给你拍。我对吃喝玩乐不是很有兴趣,很多电影拍吃饭,一场戏五分钟,我说这有什么意思?我不是不爱吃饭,但是它在我的电影里不那么重要。另外我看到的我认为的老北京,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本来是公主府后来变成大杂院,胡同前前后后发生很多事,那个对我更有吸引力。正好张北海写得也是胡同前后的事儿,那是我感兴趣的。

周黎明:电影的名字不再沿用小说名,是不是也跟改编过多有关?

姜文:我从来没觉得必须用原小说的名字。比如王朔的《动物凶猛》,很好的名字,但它是小说的名字,我第一眼看我就没觉得它必须是电影的名字。我看了这个小说觉得太好了,第一印象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把第一句话写在这张纸上了,我写第一场戏就这么写下来了。

周黎明:《邪不压正》里有句经典台词“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详细讲一讲这句台词?

姜文:突然一说这台词,我想起导演饺子。说到饺子,这名儿挺好,不妨引申说一下,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儿,这不是最高点,这只是开始。饺子哪有上一个的,怎么也得上一盘,所以得一盘一盘往外端,将来有的是,这一定是个起点。回到这句台词,饺子和醋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分,少了谁都觉得少点啥,最好两个都有才有滋味。

周黎明:这句台词有隐喻吗?

姜文:我不觉得有隐喻。我觉得你们想多了。当然作为搞理论的,您这么想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我是搞创作的,我不会这么想。

我觉得这么想很难创作,好像每个动作都有隐喻。我在中戏学了四年,上台表演人物,你得依靠想象还要找资料,排练的时候不断去精确的达成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你会对人物变得越来越熟悉,但是上了台再表演,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这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是一个道理。创作的时候,其实有点像武术,你不能不练,但是不能打的时候还想着练的东西,练的东西是变成了潜意识。创作也是表达潜意识的过程,那个时候还想着隐喻,那就完了。但是读书的时候你爱怎么想怎么想。

周黎明:如果你表达的是山,但是观众看到的却是海,你怎么看?

姜文:假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好事,激起的浪越多越有意思。观众看电影想得多了,挺好啊。你想的不是我想的,我也好奇他为什么这么想,但是挺有意思。

周黎明:《让子弹飞》延伸出“让学”,你有没有关注?

姜文:我有耳闻,但我没法关注,这是观众关注的事,我关注的是下一部。

周黎明:比如观众会问电影里老八、老九为什么不存在?

姜文:我觉得大家这么想挺好的,最好他们能拍出续集来,那才有意思。

周黎明:他们要拍摄得需要获得授权吧。

姜文:随便,他们随便拍。我觉得年轻人,现在对他们的束缚就有点多。其实我们这拨人是非常幸运的,小时候没挨过饿,也没插过队下过乡,该上大学时就恢复高考了,大学毕业了就改革开放了,很多人出国了挣钱了下海了搞自己的事业,时代的浪潮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我在电影学院也聊,学校校舍很好,学生学习也很认真,但是年轻人毕业了很茫然。他们应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好,多去做想做的事,少点抱怨多行动是最好的,因为他们真的可以干出很多成就来。

姜文人气爆棚,场内座无虚席。

没有幽默就没有电影,幽默是一种天分

周黎明:如果年轻人想拍电影,去哪些地方找素材和灵感?

姜文:对我来说,真想拍电影,问问自己有什么想表达的,如果没什么想表达的,你拍不好。电影技术只是工具,或者说话筒,你要说什么很重要,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态度,自己要说的话,你会很受罪,干起来也会很难受。我认为,你怎么看待生活很重要,是随着走还是逆着走,你是认可主流的东西还是不认可,我觉得你先问问自己要表达什么。

周黎明:除了强烈的表达欲之外,现在的影像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一些年轻人执着于拍胶片或者着迷于技术流,年轻人怎么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

姜文:电影出现之前,有戏剧、音乐、舞蹈,只是我们创造了电影技术,把影像发行到它从未去过的地方,既然电影是一种技术,我们为什么要拒绝技术的发展呢?无论什么新技术都要用,我没觉得胶片就更好。一些着迷技术的就让他们着迷吧,我着迷的是内容。

周黎明:很少有人评价你是喜剧导演,但是你的电影充满了幽默,这种幽默非常高级,它来自于哪里?

姜文:我读中戏的时候,我的老师张仁礼,现在已经去世了,他反复强调,没有幽默就什么都没有。如果不幽默,你上来就是演一段事儿,事儿不是戏。做一个报告,说一段通知,这没意思。幽默其实就是你如何看待一件事儿,你对事儿的态度,没有态度就没有幽默,没有幽默就没有戏剧,没有戏剧哪来的电影?按照西方的说法,如果没有幽默,甚至人格都有缺陷。

周黎明:你的电影中喜剧的部分是很超前的,有时候是非常出乎意料的,怎么看这样的表达?

姜文:如果大家看哪一段笑了,就把他们看见的那一段看作喜剧,也不是不行,但大家看到这一段笑了,并不一定就是喜剧。人其实生活在很尴尬的状态里,你反正得死,但是你玩命在活,你活得再好也得死,这就是每个人面临的人生,本身就有点荒诞。其实说白了很多事我们都说不明白,都这么长时间了,没有任何一个作品、一个人能说明白什么叫生,什么叫死,一代一代,你说怎么办,还得活。人的生命形态本身就很有意思,我们根本不用去制造喜剧。

周黎明:你的电影里似乎很多桥段和台词是临时加的,而不是为了设置笑料。

姜文:电影其实包含了创作者的态度。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所有的电影没有任何临时加的台词,写剧本的阶段非常重要,就是在锤炼这部电影。当然也可以临时加词,但是效果并不好。我是演话剧出身,我知道临场发挥是多么重要同时是多么难。很多人现在愿意演喜剧,甚至去锻炼幽默感,但我觉得这是练不出来的,没法儿练。现在都叫梗,这可能是从相声中来的词儿,哏。但不是人人都是马三立侯宝林,就算把他们的台词给你,你弄出来也没意思。在相声大师们面前,我们只能当观众。卓别林的电影重拍一遍也没有卓别林的好看,所以我们得相信有些人是唯一的,有些事儿是唯一的,不是靠设计出来的。

剧本是有关人的叙事,脑子里要构建模型

周黎明:拍摄电影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姜文:电影拍摄一个是前期准备,一个是拍摄期,一个是制作期,这三段很重要也很不同。我其实也跟想拍电影的一些年轻人交流,他们在网上发了我的分镜头图,别人的确实很精美,我画的那是给摄影看的,你得知道这个在哪,那个在哪。写剧本也是,就像AI做模型似的,比如这个场子是什么样,你得在脑子里有一个模型,每个人物都泡在模型里,你如果对整件事没有概念,没有其他出场的人的模型在脑子里,你不知道怎么写。

写剧本本身不累,弄清楚模型很累,比如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环境里,包括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你弄清楚了写就不累,很有快感。但是很多人写剧本就单写几个人,不考虑大环境是什么,所以我觉得我写剧本的时候,这些剧本更多是聊清楚他们是长在什么环境中的人。

周黎明:画一个故事版的剧本能不能行?把环境都画进去

姜文:我觉得比不会画画的肯定好点儿,但是写剧本要理解人,这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你真的得有时间去认识这件事,否则写出来的东西不值得看。他们会说什么话,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物关系,前期准备剧本产生的过程,是学电影的人要特别注意的。如果导演不写剧本,他凭什么导演?这个故事是导演的,你去找编剧来写是可以的,但如果故事的来源不是你的,你怎么拍?

周黎明:剧本的呈现是非常多样化的,比如文学性或者偏影像的,怎么判断剧本到底是好是坏?

姜文:我碰不着这样的情况,因为我的剧本都是我自己写,我已经想好了要拍什么。比如《让子弹飞》,汤师爷死了,张麻子最后回来了,很多人说他没必要回来,劫道抢完钱就走,片子还短,但是对我来说,这不是我要拍的电影,为了最后张麻子回来这个事儿,我们在剧本创作期写了很多版本,最后是一个笑话给了灵感,仅仅是为了这个情节设计,我们就想了半年。

周黎明:如果是一个新人交上来《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我们很难判断是出自超级天才还是一个完全不会拍电影的人。

姜文:我的剧本是为了我拍电影用的,不是为了创投也不是为了发表,我是把大家讨论的精华变成剧本,这个剧本最重要的是帮助我实现这个故事。现场我从来不看剧本,因为我写完剧本,电影就已经有了,台词也记住了。我在脑子里已经看得清清楚楚了,在拍摄现场就是把我脑子里看到的电影拍下来。这个剧本拿到创投或出版社可能真的不好,它不标准。你们需要一个标准的东西,我觉得美国人有一个说法很对,为什么很多导演是编剧出身,如果你知道从纸上怎么拍出电影,那么你用胶片就能拍。所以美国的导演很少从美术、副导演来。

当导演千万别骂演员,葛优不能拍成周润发

周黎明:你拍摄的时候会给演员多大的表演空间?你跟演员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姜文: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吹捧,玩命儿的吹捧,让演员高兴的忘乎所以,他只有在忘乎所以的时候才能胡作非为,才能演出所有你想要的东西。导演不要批评他,很多人在片场在“演”导演,我觉得导演就是伺候人,让大家都高兴,你如果不满意可以骂摄影,骂录音,但是千万别骂演员,因为他要糟心了,电影拍出来没法看。还有一点,我找了葛优,找了周润发,我要把葛优变成周润发,把周润发变成葛优,这么糟心的坏事我不干,太难为人家了,让葛优和周润发都发挥他们各自的高度,这是可以的。还有些导演,非要演员受点伤,非要真打,你不能让演员真死了,鸡真杀了,这样特别不好。不能逼着演员做痛苦的事,假的拍得逼真,那是导演的真本事,而不是让演员骨断筋折,这有点像天桥艺人的做法,那是旧社会,大家都要很快乐的拍电影,千万别让人家受苦受累受罪。

周黎明:你的影片里为什么经常有一些非职业演员?

姜文:我觉得演员没有职业和非职业之分,只要他穿上那身衣服,在那个情境里。有些人是把表演当作生活的来源,他作为职业演员,演得比别人多,或者像卓别林一样,就演一个角色,他演得比别人好,其他水平都差不多。所以经常有一些业余演员惊人的出色,这是很正常的。

周黎明:最后说一说后期,你会对后期做很大调整吗?有一个说法是电影是后期剪辑出来的。

姜文:我同意电影是剪出来的,剪辑非常重要,同样的素材,能剪辑出一个优秀的作品,也能剪辑出一个垃圾。但剪辑不意味着重大调整,重大的调整意味着失误。我去好莱坞拍过《星战》,头一年拍完,第二年说补拍,我说拍多少,要拍70%,然后又换俩导演,好莱坞就是这样。《飘》有了费雯丽就行,导演可以换9个,这是好莱坞的方式。但是像《教父》这种片子,体现的就是一个导演的作用。

周黎明:随着短视频的普及,现在年轻人的剪辑意识是否更强?

姜文:现在设备先进了,剪辑比以前容易上手了,但是这不意味着就能出好作品。现在很多人写小说发在网上,那是否意味着当作家就容易了呢,其实更难。因为谁都会写,要写得出类拔萃我觉得比原来还难。

现在技术设备更好了,我有时候在飞机上看一电影,霍,我说这么好,这技术好到90年代难以企及的程度,但是仍然不是一个好电影,为什么?因为剧本太差了,用这么好的技术聊这么简单这么无聊的一事儿,这是个问题。所以我觉得技术真的很好,但是电影拼的不是技术,而是表达的内容。

采写:南都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相关文章
  • 北影节大师班实录丨姜文回应近期言论争议,自嘲爹味重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后一场大师班,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姜文人气爆棚。4月25日下午北京朗园准点剧场,场内座无虚席,甚至后排的阶梯都难寻一个座位。伴随《让子弹飞》的配乐,姜文入场,引起一片山呼之声,影迷齐刷刷高举手机对准姜文。或许是感受到不适,姜文上台先是发表了一番“手机无用论”,劝告大家放下手机,面

  • 业内大咖共话电影出海:内容多元化是基础,故事力是关键

    近日,“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突出贡献”荣誉表彰活动及北影节“国际会客厅:从多元内容到多元群体——中国电影的国际发行”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知名电影人和海外发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时刻,并探讨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汇聚全球力量,共促中国电影出海新篇章“中国电影海外发行

  • 男女在母婴室做不雅行为?视频曝光后网友炸了!院方:已消毒并报警

    近日,一则发生在某妇幼保健院母婴室的事件引发全网热议“这也太过分了吧!”四川成都一女子到妇幼保健医院的母婴室时,突然发现屋子被一对情侣占着,两人旁若无人的在里面做着不雅之事,屋里还传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让女子很是生气。视频中,当时母婴室外还有其他人等着使用,可这对情侣完全不顾及旁人感受。网友都气愤

  • 外交部:中方乐见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今天(2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下令,在东正教复活节到来之际俄军将暂时停火。郭嘉昆表示,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乐见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这是实现和平的必要一步,希望有关各方继续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危机。(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

  • 跨界融合“新风景”出圈 “五一旅游景点”搜索量暴涨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临近,境内游预订人次大幅上涨,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从4月上旬以来,“五一旅游景点”搜索量上涨167%。“五一”假期自驾游、自由行、跟团游等预订人次增长显著。对于5天假期,不少游客倾向于预订国内长线游的行程。坐着火车去旅行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目前,全国18

  • “成都世运号”主题涂装飞机首航

    4月18日早上,喷涂着蜀宝、锦仔的空客A330宽体客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这是首架“成都世运号”主题涂装飞机执行的首次运输任务,目的地江苏无锡。旅程中,该航班化身为“空中世运主题乐园”,旅客们在乘务组的邀请下,积极参与“云端世运知识挑战赛”有奖问答。“成都世运号”主题涂装飞机以世运会主视觉为核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