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感觉今年蚊虫出现的有点早、有点多。事实真的如此?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4月23日,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游建文在做客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FM94.6《早晨从946出发》栏目时回应称,目前出现的蚊子中主要是库蚊,而这类蚊子在越冬时主要以成蚊方式渡过。
“因此随着气温回暖,这类蚊子会直接复苏,无需通过卵形态重新孵化,因为复苏时间非常短,让市民在体感上觉得蚊子出现有点早、有点快。”游建文指出,蚊子的出现时间还可能因气候条件、环境变化等因素而提前。
例如,近年来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春季回暖时间提前。蚊子的卵、幼虫和蛹在温暖的环境中发育速度更快,成蚊的孵化时间也会相应缩短。同时,蚊子需要水体进行繁殖,如果春季降雨量较大,积水区域增多,蚊子的孳生环境也会相应增加,导致蚊子提前繁殖。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施工、绿化改造等活动可能增加蚊子的孳生地(如积水的容器、绿化带等)。同时,市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垃圾分类不当、容器积水等,也可能为蚊子提供更多的孳生环境。
这些蚊子在日常生活如何识别和寻找人类?网上流传说法称“O型血”更吸引蚊子是真的吗?重复感染登革热是否会有抗体?网上热卖的驱蚊职务真的有效吗?……对于这些问题,游建文也给予了回应。
据介绍,蚊子能感知人体呼出的氨类化合物、乳酸和二氧化碳等化学成份,而蚊子通过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锁定目标,人类呼气量越大(如运动后),越容易被发现。另外,根据科学研究,某种血型是否格外吸引蚊子,暂时缺乏充分科学依据,因此无法证明O型血最受蚊子“喜欢”。
同时,游建文表示,当前登革热病毒共有四种血清型,感染一种血清型后产生的免疫力对其他血清型无效,因此一个人如果反复感染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反而可能患上重症登革热,因此建议市民要格外注意防蚊灭蚊。
另外,对于驱蚊植物是否真的能够有效驱蚊,游建文表示驱蚊植物(如薰衣草、香茅、薄荷、柠檬桉、香蜂草等)可以通过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如香茅醇、柠檬醛等)来干扰蚊子的嗅觉和神经系统,使其难以定位人类。
但是游建文提醒,驱蚊植物的效果取决于植物的数量、种类以及种植环境。 单独一盆驱蚊植物的气味浓度较低,可能不足以有效驱蚊。同时,驱蚊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释放足够的挥发性物质。如果植物生长不良或种植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气味可能很快散失,驱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宋世伟 主持人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