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通讯员 郭亚楠 杜福建
4月6日至7日,河南·桐柏第八届兰花年会暨乡村振兴·万人品兰“四季村晚”群众文化活动在桐柏县大河镇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兰花爱好者、专家学者齐聚于此,赏兰、品兰、购兰,带动全县迎来一波“兰花热潮”,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新引擎。

“兰花年会带火了销路,我家3亩兰棚赚了近10万块!”大河镇石佛寺村村民王兵一边手脚麻利地分拣兰花,一边喜滋滋算账。前两年,他加入了镇里的兰花合作社,免费学技术、领种苗,如今借助电商平台,他家的兰花远销江浙沪地区,成了村里的“种兰大户”。
据了解,本届兰花年会吸引了国内外兰花协会代表、客商、游客等近5000人次参与,现场交易额突破6000万元,签约合作项目3个,投资额达4.6亿元,规模与影响力十分显著,成为推动全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位于淮河源头的桐柏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是大别山蕙兰的适生地。近年来,桐柏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因地制宜发展兰花特色产业,“小兰花”成为强县富民“幸福花”,全县从事兰花产业的人数已达6万余人,种植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年产值超8亿元。

“我们创新‘协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以协会为轴心、基地与合作社打造交易市场、农户庭院经济的发展形式,通过免费技术指导、电商渠道拓展等举措,带动全镇4000余人投身兰花种植,部分村组从业比例超半数,兰花年经济效益高达2亿元。”大河镇党委书记安金勋告诉记者。
大河镇作为桐柏县种植销售兰花较早且发展最为迅速的乡镇之一,现已成为全县兰花产业的领头雁,其核心区域国兰种植交流中心,占地面积200亩,建成标准化兰棚85个,兰花种植规模达60余万盆,精品兰花达20余万盆,涵盖春兰、蕙兰、墨兰等数百个精品品种,其中“蕙兰梅瓣”“三星蝶”等名品备受瞩目,兰花畅销国内及韩国、日本等国家。
在推进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坚持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形成“高校领衔研发、协会统筹管理、农户深度参与”的产业生态。与郑州师范学院共建产学研基地,合作建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河南省唯一一个、中部地区最大的河南省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推动兰花种质资源保护、智能培育技术研发、兰花组培技术,实现珍稀品种规模化繁育、花期调控及食用价值开发等科研成果转化。本次活动中,韩国蕙兰兰花协会与桐柏兰花协会签订《中韩兰花协会联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大河镇政府与郑州师范学院签署《产学研深度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动桐柏兰花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科技+品牌”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探索“兰花+”多元业态,拓宽乡村发展新路径。桐柏县深挖兰花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兰花产业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有机融合,大力打造“兰花+研学”、“兰花+观光旅游”、“兰花+民宿餐饮”、“兰花+休闲采摘”等新业态,延伸“兰花+”经济,大河镇“兰香小镇”已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第一家以兰花为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兰香小镇”为中心,将淮河流域沿线的淮源风景名胜区、乌木园、红色文化展馆、传统村落等景点串联成线、线环成面,带动区域经济和全域旅游发展。
“以花为媒,兴业富民。桐柏将立足区域禀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兰花产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让这朵‘致富花’焕发更强劲的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绘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锦绣画卷。”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