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定州八景”跑到小米礼盒上“安了家”,千年农耕文化和现代电商的“梦幻联动”会擦出啥火花呢?
在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的合作社里,一粒粒小米玩起了“七十二变”:酥脆的锅巴、酸爽的小米醋、醇香的小米酒,连包装都印上了“定州八景”。文化衫一穿,小黄车一挂,千年农耕智慧秒变网红爆款!您瞧,直播间里的订单还在唰唰涨,全国各地的老铁们可得快点儿抢。
绿园珍谷、中山国米这些定州本土品牌能够畅销,背后可离不开上千人的销售大军,硬是把小小米粒卖出了6000万的年产值。
为啥这儿的小米卖得好?泽慧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景业凯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国家认证、全托管一体和绿色食品。“张杂谷16号”一出手,亩产直接飙到900斤!合作社把土地“打包托管”,“耕 种 管 防 收”一体,科学高效管理。施肥除草全用大数据把关,种出来的小米颗颗油亮,还有绿色有机认证,这品质,杠杠滴!
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谦说:“我们计划筹建千亩富硒种植园,到时候游客来,能够体验收割碾米,喝现熬的小米肉粥,吃美味的小米特产,看特色的小米‘村晚’,彻底打出‘小米之乡’的金字招牌。”
随着谷米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老乡们鼓足了腰包。你再看这新修的柏油路、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可都是小米赚来的“面子”,产业基础设施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再有俩月,新一轮的播种就要开始了,期待又是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