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绿油油的麦苗,吴吉安、刘永清、王晓军仨人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是河口黄河河务局神仙沟闸管所的“老将”,对他们来说,每年上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引黄灌溉,“现在辖区春灌工作结束了,我们这项工作也算圆满告一段落。”
据介绍,河口区东水源灌区是河口区春灌用水主要来源之一,是东营市黄河以北的中型引黄灌区,渠首是位于西河口控导4号坝的西河口取水工程。黄河水从渠首被引入渠道,经过一道道水闸工程,分别流向各干渠、支渠,滋润广阔良田。这其中,河口黄河河务局所辖的神仙沟引黄闸、三十公里引黄闸两处水闸工程,年过水量一亿立方米左右,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助力。

春灌是事关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增产的大事。“老话说,‘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所以每年春灌对我们来说就像‘打保卫战’。”河口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孙照波介绍,多年来,该局坚持主动与河口区水利局灌溉站加强沟通,实时了解区域土壤墒情和春灌用水需求,加强灌区用水管理,科学制定用水计划,落实落细工作责任和措施,科学指导开展春灌工作,为河口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这几年,春节过后,我们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对闸门、启闭机、配电箱、电气设备等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全面做好春灌引水保障工作。”神仙沟闸管所副所长孙长江说,河口位于黄河下游,面对春灌用水压力,我们不等不靠、超前谋划,今年2月5日,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与河口区相关部门对接,了解区域种植结构及用水需求、分析区域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按照总量控制、以供定需、摸清底数的原则制定供水计划;同时,采取因地制宜、科学调度、先急后缓、统筹兼顾的方式,及时启动春灌工作,确保不误农时。

2月18日,河口河务局神仙沟闸管所接上级引水调度指令,开启神仙沟引黄闸闸门,为河口区新户镇马家水库片区提供农业用水470万立方米,正式拉开了今年该局服务春灌的大幕,把群众急盼急需用的黄河水送到田间地头。
在春灌引黄供水期间,河口黄河河务局把“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贯穿黄河引水管理工作全过程,通过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引水渠道测流、巡查等工作,加强供水保障。据悉,五年来,该局累计开展巡查370余次,定时对引水渠道进行测流、计量校核,实时掌握渠道引水流向、流量、用途,做到现场测流准确无误,闸门放水公平公正。

此外,春灌期间,河口黄河河务局组织开展针对源头引水泵站、渠道、水闸、水库、农田等重点部位的专项夜巡督查;该局闸管所与河口区水利局灌溉站密切配合,组织22名工作人员,在白天正常引水巡查的同时,对从西河口源头泵站到神仙沟引黄闸、长6公里的河王渠,进行巡查巡视;对主要灌溉渠道内的淤泥、垃圾、杂草等进行集中清理,确保春灌引水工作落实到位,做到畅通、安全、高效引水,助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在黄河水的滋润下,熬过冬的小麦茁壮成长,深绿的颜色在眼前铺展开。(大众新闻记者 张园园 李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