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三月初五 乙巳年 己卯月 辛丑日
“新型农业”藏陷阱,农民遭遇“花式坑骗”
【案例】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农业”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披着“新型农业”的外衣,通过搞“共享农业”、办“合作社”等手段,编造出种种吸引眼球的赚钱噱头,许以高额回报,引诱农民投资参与。农民朋友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相对投资渠道狭窄,缺少必要的金融风险意识,往往被“新型农业”的高额回报和项目推销员的“热心”推介迷惑上当受骗,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

安徽芜湖酵素养殖APP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赵某与宋某某在无实际规模养殖产业支撑的情况下,联合运营一款APP,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线下宣讲会造势以及口口相传等方式,推广APP的酵素养殖项目。声称客户可通过 APP购买和认养酵素鸡、酵素猪、酵素牛等农产品,若放弃实物交易,平台将代为销售并承诺月利率3.67%-9%的保本高额回报。该APP共吸引投资高达1.27亿余元。截至案发,共返还客户5456万元,尚有7283万元不能兑付。2024年6月,芜湖市鸠江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二人提起公诉,2025年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分别判处赵某、宋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和十年六个月,各并处罚金60万元和50万元。
四川“人人树”共享农业陷阱
四川等地曾出现一家名为“人人树”的公司,以“共享农业”的名义,推出一款“人人树”手机APP在农村地区推广,引诱农民下载参与。其APP有果树、菜地、畜禽等产品,不仅能让农民在网上远程种菜、种果树、养畜禽,还能分红赚钱,每款价格不同,供会员认购。按照其宣传,认购这些产品,一年收益可达投资额的3倍之多,这样的“新型农业”模式已经吸引数万人参与。
四川自贡一名参与的农民说,只要不停地认购,并在微信朋友圈每天发一篇“人人树”的广告,集齐10个赞就可以提现;介绍其他人成为会员,还可以获得提成,甚至能享受500万元/年以上股权分红,配百万豪车,享受乡村别墅终身使用权,“收益高得离谱,反正就是要你不断投钱,不断拉人头发展下线。”
但好景不长,该公司APP很快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客服说是系统在升级,后来,APP干脆无法下载和运行,公司也联系不上了。
彭州颐好合作社非法集资案
“彭州颐好合作社”位于成都彭州市,该合作社打着乡村振兴的旗号,以新建“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和“股权投资”等名义,承诺高额回报,在彭州、德阳等地农村向农民集资。这家合作社宣称,农民投资1万元,一个月“收益”就有525元,不仅如此,三年后合作社将上市,本金能由1万元翻5倍,达到5万元。此外,会员再发展下线能加快收益。“合作社说乡村振兴政策好,能赚钱,利用我们文化水平不高,把我们带到彭州开会洗脑。”一名上当农民说,他向该合作社投资2万元,之后提现了一次“收益”,就再也无法提现,合作社也关门了。
【温馨提示】
湖南省委金融办提醒您,农业项目骗局已不仅仅是灵芝栽培、冬虫夏草、药材种植、芦荟种植、大蒜素加工回收等普通幌子,还出现了不少新型的农业骗局,主要包括:假借乡村振兴政策,借口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合作社发展等向农民筹钱;“空壳社”无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却虚构“盈利”吸引农民认领股份、入股分红;假借商品销售、回购、转让等方式,引诱农民参与,实际上只是为了圈钱;利用“互联网+农业”概念,通过电商、手机App等形式集资,然后“跑路”。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真实性,理性分析投资收益的可能性,必要时可以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咨询。
整理自:上海政法综治网、沭阳公安、《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