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听“信任票”里的开放中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7:44:00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中国经济明显回升向好,内外信心有效提振,叠加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力稳外贸稳外资等举措不断出台,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接连落地中国,外资正用实际行动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兴业沃土

在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整块的钢板被送入冲压机快速变成各个零部件,机械臂在流水线上灵活运作、精准搬运。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CEO施睿哲认为,汽车行业正在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而中国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奥迪有决心和意愿参与到这一发展进程中。

“奥迪为中国市场制定了明确的电动化战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施睿哲介绍,“在长春,我们建立了奥迪在中国的首个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工厂规划年产能超过15万辆。生产基地配备了最先进的技术,在数智化、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树立了标杆。我对我们今年的下一步计划充满期待。”

宝马i5纯电动汽车在位于辽宁的大东工厂下线(2024年1月8日摄)。新华社发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把先发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合作优势。奥迪、宝马、奔驰等世界汽车巨头也正加快在华布局和电动化步伐,抢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

优化环境

由海乐中国生产的香辛料产品。(受访者供图)

来自德国的海乐集团,自1995年落户山东济南以来,不断将德国工艺与中国食材碰撞出新火花。“梅菜扣肉披萨”“火龙芝心香肠”“苹果鸡肉香肠”……这些中西融合的创意食品,是海乐集团深耕中国市场的成果。

海乐集团的数据显示,2024年,海乐中国产值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6.88%,预计2025年订单将继续增长,主要来自食品工业和餐饮渠道。

位于山东济南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的海乐中国生产基地。(受访者供图)

海乐中国首席执行官金强蔚告诉记者,中国各级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比如通关便利化、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为海乐在华发展提供了稳定预期和发展信心。海乐计划进一步扩建济南生产线,研发生产更多“好味道”。

金强蔚介绍说,从项目推进到政策落地,济南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高效务实的支持。国内高校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中国市场不仅为海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让企业看到了食品行业的创新方向。“我们将继续扎根中国,共享发展机遇。”他说。

这是3月31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拍摄的“投资中国”展区。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和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助力高水平开放的举措有序推进,必将为外资企业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坚定同行

先正达集团全球植保中国创新中心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接连落地中国,计划投资额高达330亿美元,众多外资企业用加码投资中国市场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依然是跨国投资的高地,“看多”“看涨”中国仍是广泛共识。

这是2024年11月8日在第七届进博会拍摄的达能展台。达能是进博会七届“全勤生”。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达能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表示,“我们在中国培养的优秀人才团队,既服务于本土市场,也推动着全球业务发展。中国不仅是创新高地,更是人才汇聚之地,拥有全球顶尖的人才储备,涵盖了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和商业领域的各类精英。”

“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说,“目前我们仍在持续投资,不断扩建工厂,扩大研发中心规模。”

这是2024年5月8日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拍摄的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宝马集团深深扎根中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告诉记者,“如今,我们不仅在中国拥有德国以外最大的生产规模,还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庞大的研发体系——超过3,000名研发人员。”

从规模扩张到结构升级,外商投资从传统制造业向新能源、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领域延伸。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之变,折射中国市场前景可期。数据显示,目前外商在华投资覆盖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累计设立企业124万家,投资额近3万亿美元。

1月9日,轮船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卸载(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好风凭借力,扬帆再远航。乘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浩荡东风,外资企业与中国携手同行,必将在开放合作中实现更大发展,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2025年1月19日拍摄的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熊洁

记者:王欢

配音:胡函博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任仲平:为什么中国意味着确定性、未来性、机遇性

    (一)百年变局,十字路口。有逆流而动,也有循势而行。越来越多国际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动荡时刻,中国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可以信赖并携手创造美好未来的伙伴,中国意味着确定性、未来性、机遇性。面对美方滥施关税的霸凌行径,中方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

  • 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速加力” 155项试点聚焦电信、金融等领域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在当前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是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实际行动。”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番话,既点明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要意义,也展现了

  • 北影节大师班实录丨姜文回应近期言论争议,自嘲爹味重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后一场大师班,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姜文人气爆棚。4月25日下午北京朗园准点剧场,场内座无虚席,甚至后排的阶梯都难寻一个座位。伴随《让子弹飞》的配乐,姜文入场,引起一片山呼之声,影迷齐刷刷高举手机对准姜文。或许是感受到不适,姜文上台先是发表了一番“手机无用论”,劝告大家放下手机,面

  • 苏炳添有新职务

    编辑丨高语阳“南方+”客户端消息,4月25日下午,暨南大学任命“亚洲飞人”、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为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出生于1989年8月,广东中山人,国际级运动健将,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曾在东京奥运会上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最终在决赛中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人在奥

  • 美国称“中方不够真诚”,外交部回应

    4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政府知情人士表示,美中仍在就芬太尼问题进行谈判,但中方不够真诚,美方可能采取更多的惩罚措施迫使中国采取实质性的行动。请问中方有何评论?郭嘉昆 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郭嘉昆表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 第六届双智博览会启幕,武汉勾勒智慧城市新图景

    4月24日,以“AI时代的城市进化与建造革命”为主题的第六届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暨论坛在武汉开幕。本届展会由武汉城投集团主办,吸引500家企业参展,设置五大主题展馆,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与国际合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动能。自2019年首届创办以来,双智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3000家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