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也叫罗经,是风水操作中的重要工具,主要作用是用来判定方位。罗盘演变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古人主要依靠观察天星来辨别方位。后来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指南车和日圭,用来分辨地平面方位。
日圭其实就是最早的罗盘,它将地平面平均分为12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亥来表示方位。汉代产生的地盘为方形,没有磁针,但已经刻有24个方位,并且分层立位,对风水罗盘有着直接的影响。宋代地盘由方形变为圆形,方位则沿袭地盘的二十四位制。

随着加工业的发展,指南针的磁针由原来的匙形转变为针形,并从水浮磁针转变为使用顶针,使指南针的测量精度发生了质的变化,方位表示也越来越精细化。罗盘初具规模,经后世不断沿用发展,罗盘到今天已经比较完善,其形式也已经基本固定下来。
一般来说,罗盘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叫天池,也叫海底,也就是指南针。罗盘的天池由顶针、磁针、海底线、圆柱形外盒、玻璃盖组成,固定在内盘中央。指南针有箭头的一端,所指的方位就是南方,相反方向即为北。海底就是天池的底面,上面绘有一条红线,称为海底线。在北端两侧有个红点,使用时要让磁针的指北端与海底线重合。

·第二部分是内盘,就是紧邻指南针外面的可以转动的圆盘。内盘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形成很多个圈,一圈就叫一层。各层又划分为不同的等份,最少的只分成八格,最多的达到384格。每个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符,这些字符就是各派风水术的主要内容或理论。
罗盘种类因风水流派各自使用的罗盘不同,罗盘又分为很多种类,常用的有三元盘、三合盘和三元派与三合派通用的综合盘。三元三合两用盘,其中三元盘又叫蒋盘,盘上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总共64卦。三合盘也叫杨公盘,盘上主要有三层二十四山向。形势派主要用三元盘,理气派则常用三合盘。

但现代风水多是形势与理气相结合,所以大多采用综合盘。其他常见的罗盘还有易盘、玄空盘及各派所用的独特盘。但无论是哪一门派的罗盘,中间必须有一层是二十四山方位的。从北方开始依次序排列分别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西辛、戌干亥二十四位。

罗盘选择由于罗盘的结构复杂、种类多样,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方位、立向布局,所以在实际使用罗盘之前一定要细心地进行甄别和选择。
罗盘海底、内盘和外盘三个大部分,每部分部件的质量都与罗盘的测量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海底的圆盒应该是标准的圆柱形,海底底部的定位十字线必须呈正交,即互成90度角。顶针应固定在海底十字线的交点上,并与海底的底面垂直。顶针的尖头不能有损伤,否则磁针将不能灵活转动,且磁针必须通直,有足够的磁性。
此外海底盖最好是玻璃,有机玻璃或塑料做的盖子容易产生静电,可能对磁针产生吸附作用,从而影响测量准度。当盖上玻璃盖时倒转海底,磁针应保持不掉下。将海底放入内盘时要特别注意将海底线的北端与内盘的子山正中对准。

内盘是风水罗盘的主要构成部分,选择更要认真严谨。内盘上各圈层上的内容是罗盘的主要部分,必须要求盘面平整光滑、分格准确、字迹清晰。内盘的内外圆必须标准放进外盘后与外盘的间隙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小则转动不灵活,过大则可能导致测量失精,应以保持在适当范围内为宜。

内盘圆心应与海底圆心重合,且内圈宜稍紧,以便能够固定海底,使之不易松动。外盘则要求必须是标准的正方形,四个边不弯曲、不歪斜,且几何中心要和内盘的圆心在一条垂直线上。盘面同样要求平整光滑。
外盘上的天心十道线是读取内盘上各层内容的指示线,四个穿孔必须分别定位于外盘四个边的中心点上。罗盘选择完毕之后不能立刻投入使用,还要对外盘进行校准与调整。
·首先用标准的量角器依次测量四个外角,确保其为90度。误差在0.1度之内可以视作正常,超出这个范围就要重新进行打磨或者调换。

·其次检查天心十道线是否分别与四条外边平行,如不平行应适当调整穿孔的位置,将其尽量开在四边的中点位置,以保证天心十道线与四边平行。
·再次检查天心十道线的交点是否对准磁针顶针的顶点。
·最后将天心十道线的四个端点依次对准内盘的0度,检查其余三个端点是否分别准确指向90度、180度和270度,如有误差应找到原因,直到调整精准为止。